青春三下乡 |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非遗”跨越时空的相遇相知——赴西安市鄠邑区实践调研活动(一)

发布者:李思聪发布时间:2024-07-18浏览次数:1256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丰富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文化自信,增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参与,让大学生在活化的教科书中提升关键能力,体会文化之美,学会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

从7月8日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丹老师和殷书芳老师带领西安市鄠邑区实践调研团队一行7人分别赴鄠邑区文化馆、鄠邑区农民画馆、钟楼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参观文化场馆、走访非遗项目、采访非遗传承人和工作者、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问卷调查等形式,在行走与体验中上开展一堂堂生动的传统文化、“非遗‘大思政课’”。现进行分期刊发:

团队第一站来到鄠邑区文化馆进行了参观调研。鄠邑区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主要承担着鄠邑区群众文化活动业务指导、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化交流、非遗保护、基层文化建设等工作,场馆面积5750平米,现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包含名人馆、非遗博物馆、书画珍藏展馆等三个场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首先参观了鄠邑区名人馆,名人馆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共展出鄠邑区历史、近现代及当代人物246人,共分为古代人物篇和近现代人物篇两大篇章。  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了自古至今党政军界、文化教育界、卫生医药界等多个领域的名人励志故事,例如“悬壶行医、治病不计钱财、积劳成疾”的户县名医赵甲科先生,“率先加入五四运动、致死永不放弃”的烈士杨明轩先生,“传承发扬眉户曲子”的崔念昔先生等等,从西周纪王到鸠摩罗什,从盛唐韩愈到南宋朱熹,大家看到了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巨人,他们的无畏时代敢于革新的精神也将口口相传、历久弥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展馆的另一侧,大家看到了那些为革命事业而奉献出自己鲜活生命的烈士名录,他们的无惧生死敢于拼搏的英名必垂世千古、令人难以忘怀。



聆听完名人事迹,团队跟随讲解员参观了鄠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此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共展示鄠邑区国家、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及老物件400余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依次参观了龙窝酒、关中的传统民服、秦镇米皮和鄠邑剪纸、面塑、社火和户县布艺老虎等非遗展品。

大家了解到国家级非遗项目龙窝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的地域特色,关中传统民服融合汉、清时期及少数民族服饰的变迁史,木杆秤的制作智慧与“半斤八两”来源及寓意,户县特色小吃大肉辣子疙瘩和秦镇米皮的制作程序,寓意吉祥的人见人爱的布艺老虎以及16年举行一次的近10万多人参加的迎城隍民俗活动等等。

在传统技艺的殿堂里,大家聆听岁月的低语,感受智慧的火花。它们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祖国的宝贵财富。传统技艺,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递。跨越时空,连接过去与未来,让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能够触摸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大家沉浸在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中,并深深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折服。



参观结束后,团队带队老师与鄠邑区文化馆樊馆长就此次学生实践调研、志愿服务,及今后将鄠邑区文化馆作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长期友好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洽谈交流。随后,学生们从对非遗的理解与传承等各个角度出发,向樊馆长和馆内工作人员提出了疑问,并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樊馆长一一进行了解答,并热情地向学生们介绍了鄠邑区的非遗内容及传承现状,特别介绍了鄠邑区的社火文化和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等非遗项目。

交流中,学生们了解到,鄠邑区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中承担了重要角色,非遗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需要通过教育、媒体宣传、社区参与等方式,来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尊重,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给后代。



通过此次参观调研,大家对非遗文化有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深刻认识,明白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打造新时代高校“非遗+思政”德育“新高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使命担当,在学深悟透中筑牢文化根基,切实涵养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