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行走的思政课”暨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任静院长主持。
启动会上,任静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组建、项目实施、新闻宣传及调研成果等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和具体要求。她强调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做深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锤炼品格,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重大问题,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区域发展,将调研成果积极转化为学术作品或竞赛项目,为后续优秀成果的转化提供坚实支撑。她强调: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行走的思政课”的内涵,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二要聚焦实践主题,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扎实有效的调研与服务;三要严守纪律安全,强化团队意识,确保活动平安有序进行;四要力求成果实效,在真调实研、真情服务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精心凝练实践成果,力争将更多优秀项目转化为具有影响力的省级及以上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实现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双赢。
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行走的思政课”为切口,组建27支队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覆围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调研、红色文化传承、基层社会治理、教育关爱服务等多个方向。实践队员们将奔赴全国各地,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和革命老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